target=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比特币流通速度对未来发展的启示

摘要

 

当前,比特币链上的流通速度已降至近十年来的最低点,这表明其功能正从“日常货币”逐渐转向“长期储备资产”。

 

机构的持仓比例持续攀升,ETF与企业金库的比特币存量增加,导致链上交易活跃度下降。

 

与此同时,闪电网络和 Wrapped Bitcoin 等链下应用的扩张说明,比特币的实际经济活动比链上数据呈现的更为繁荣。

链上交易放缓的背后:比特币的成熟化趋势

比特币的链上交易频率,即所谓的“流通速度”,已处于十年来最低水平。对于部分观察者而言,这似乎是一个负面信号:比特币是否已经“失去活力”?

 45CEFCDD45715A539936F78C2C1848F1.png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下降正是比特币逐渐走向成熟的体现。如今,比特币越来越像“数字黄金”——长期持有的价值存储,而不是日常频繁使用的货币。

从高频使用到价值储存

在传统经济学中,货币流通速度衡量的是资金在经济体中交换的频率,是经济活跃度的指标。

 

比特币早期阶段,因大量用户、开发者和投机者的试验和交易,其链上流通非常频繁。尤其在2013、2017、2021等牛市周期中,链上交易量随价格飙升而快速增长。

 

但如今的比特币更多被锁定为“长期持仓”。数据显示,超过70%的比特币已超过一年未被移动。看似交易减少,实则反映了长期持有者的信心与机构化趋势。

机构化与供应锁定

自2024年美国现货比特币ETF问世以来,机构对BTC的吸纳显著增加。到2025年中,现货ETF持有的比特币数量超过129.8万枚,占总供应量约6.2%。

 

若加上企业储备及投资基金,机构合计持仓接近255万枚,约占流通总量的12.8%。这些比特币通常存放在冷钱包中,几乎不参与日常交易,例如Strategy、特斯拉等公司均将其比特币作为战略储备。

 635465528C52065674AD20F0AE39615A.png

这类长期锁仓在增加稀缺性的同时,也令链上交易频率进一步降低。

链下经济活动的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链上数据仅能反映比特币部分使用情况。大量经济活动正在主链之外发生,难以被传统流通指标捕捉。

 

闪电网络作为比特币的二层扩展方案,实现了快速且低成本的支付——从跨境汇款到小额支付,均无需经过主链。截至2025年中,闪电网络的公开容量超过5000 BTC,比2020年增长近400%。

 

同时,Wrapped Bitcoin(WBTC)让比特币能够在以太坊及其他公链上流通,用于DeFi及资产代币化。仅2025年上半年,WBTC的流通量就增长了34%,显示比特币在链下被高度利用。

 

此外,ETF托管钱包与多重签名方案也锁定了大量比特币,使其对链上流通速度的贡献几乎为零,但其背后所代表的经济意义仍然巨大。

重新衡量比特币活跃度

综上,比特币的链上流通速度下降并不意味着使用率下滑,而是其生态正转向多层级和跨链平台。闪电网络、智能合约、收益策略等新兴渠道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流通速度衡量方式。

 

比特币正从单一的链上支付手段,演变为一个复杂的、多维度的金融网络。这也提醒我们,需要新的指标和方法来衡量它的活跃度与发展趋势。


target=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