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rget=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十年历程:从柏林阁楼到4200亿美元帝国——以太坊如何重塑全球金融基础

十年历程:从柏林阁楼到4200亿美元帝国——以太坊如何重塑全球金融基础

十年前,Vitalik Buterin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开发者在柏林一间狭小、通风不良的阁楼中奋战,灯泡悬挂,笔记本电脑堆落在简陋的桌面和椅子上。他们不是企业巨头,也没有获得风投,却怀揣理想,日夜攻坚,将一个激进的理念变成现实。

 

在这间简陋的工作空间里,他们推出了以太坊的首个测试网络“Frontier”。虽尚无友好的界面,功能不完善,但它已能够挖矿、执行智能合约,也允许开发者试验去中心化应用。这标志着以太坊从抽象设想走向实体体系。

 

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登上头条之际,这个由代码构建的系统展示了截然不同的价值:一款可编程货币,一套金融操作系统。借助智能合约,资金实现自动转移,业务无需银行或经纪人介入即可完成。

 

一年多前,位于苏黎世的Paul Brody接到IBM的电话——对方说“他们在实验室里有个无人看管的小孩在玩耍”。他笑着回头:“那不是小孩,而是Vitalik,正在搭建以太坊的骨架。”

 

此时,仍处于Alpha阶段的以太坊,后来成为价值4200亿美元的平台基础,重塑华尔街格局,为全球DeFi、NFT和Tokenized市场注入动力。Brody当时领导IBM一个研究团队,回忆道:“有人跟我说:‘我遇到个很棒的人,他有个酷的想法……像比特币的升级版,但更快、更易编程。’我立刻就感觉:就是它了。”

 

在Buterin协助下,IBM基于早期代码构建了首个区块链原型,并在2015年与三星在CES联合亮相。“这让我走上了这条路,”Brody说,“我放弃了其他所有技术,专注于区块链。”

如今,作为安永全球区块链负责人,Brody仍怀念起当初的心情:“他还只是个孩子,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却嫉妒Vitalik……能做到这一点。那时,我还觉得自己没有机会。”

 4D6CC44661EDC779FE6F9A023E4C2C2E.png

十年过去,这个实验已悄然改变全球市场格局。Buterin评论:“这个领域的发展远超预期。”他回忆,十年前,密码朋克圈子还很小,少有人在意比特币等项目;而今天,以太坊已成为“核心大事”,无数公司为其底层和Layer-2网络开发资产,部分国家甚至基于以太坊运行经济体系。

 

不过,他也提醒,主流采纳伴随风险:若发行者或中介机构过度集中,可能成为“生态系统的实际掌控者”。他担忧:“这看似开放,实则中心化——少数提供商掌控所有密钥。”他说,这种情况“我们绝不希望看到”。

从地下到主流

 

布拉格的Holešovice已成为加密反叛与创新的象征,迷宫般的建筑和昏暗的走廊,犹如加密货币世界的缩影——既是抵抗运动的表现,也是新权力的试验场。这里借鉴瓦茨拉夫·本达“平行社会”的理念,去中心化技术为人们提供避开国家监控的可能。自称“数字游民”的Buterin,在密码朋克和理想主义者中找到了归属感。

他当时相信,加密的最大价值不在于投机,而是协助新兴市场民众在金融崩溃中生存:“我们常说,功能虽乏味,却能带来巨大价值——让他们融入国际经济,正是迫切需要的。”

 

即使在布拉格,程序员们依然致力于实现快速、免审查的支付系统。这些技术,像一场抵抗运动——保护隐私、反抗权威,在银行倒闭频频、货币动荡的国家,成为生命线。

今年,Buterin在电影节宫(著名的红毯场所)发表了以太坊的主题演讲。这场演讲,仿佛是以太坊十年历程的缩影——从地下的黑客空间,走向政府、银行、经纪公司纷纷接入的主流网络。

 2C99D7C96EAE5AD0D49729650CE9AE9F.png

Brody指出,“关键在于以太坊与传统金融的深度融合。”他坦言:“以太坊的价值在于它的全球覆盖、庞大资本和强大可编程性。虽然它不是最快三秒确认,也不一定是最便宜的,但它是目前最被广泛采用、最具弹性的系统。”

 

Brody相信,行业未来会走向融合发展:大部分技术标准终将由一平台主导,而以太坊极有可能成为“核心平台”,比特币更多扮演避险和稀缺资产角色。“工程师喜欢制定标准、推动扩展,”他说,“而以太坊正是如此。”

 

Tomasz Stańczak,现任以太坊基金会联合执行主任,也看到了这一趋势:“机构持续选择以太坊,原因只会越来越明显。十年来,我们始终专注于安全和抗审查,这种坚持不会改变。”

 

当机构大量投入,保证公平,快速执行时,“以太坊提供了这些保障。”他补充道。随着传统金融逐渐将业务迁入链上,这些技术的价值将愈发凸显——资金流动更快、成本更低、功能更强大。

 

成为华尔街的“管道”

基于以太坊的稳定币(如USDC)目前支撑着数万亿美元的支付和资产链上流动。Robinhood最近在Arbitrum网络上推出了代币化美国股票,扩大了链上资产的应用。

根据CoinGecko的最新报告,近一半的稳定币交易都在以太坊上完成,USDC占据绝大部分份额。白宫已通过《稳定币法案》(Genius法案),使监管机构逐渐走向引导而非遏制行业发展。

 

德意志银行数据显示,去年稳定币交易额达28万亿美元,超过Visa和Mastercard总和。该行计划在zkSync(一个以太坊Layer-2网络)上打造资产发行平台,为资产管理者提供代币化基金和资产管理服务,满足监管和数据安全的需求。

Coinbase和Kraken等交易所也在布局未来,它们计划在海外市场提供代币化股票交易,将传统证券与加密结合,拓宽收入来源。

贝莱德甚至在以太坊上推出了代币化货币基金BUIDL,为合格投资者提供链上收益渠道。尽管新一代区块链宣称速度更快、手续费更低,但以太坊展现出其作为全球金融网络的持久竞争力。


target=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