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ETF和其他机构产品的不断流行正在改变投资者持有比特币的方式,进而对“不是你的密钥,就不是你的币”这一核心理念提出质疑。
随着比特币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以及其他机构比特币产品的增长,这些产品可能正在改变扎根于中本聪原始愿景的核心加密货币观念。根据链上数据,自2024年1月以来——也正是比特币现货ETF获得批准之时——比特币中自托管的使用率稳步下降。
在经过近15年的增长后,新创建的比特币(BTC)地址增速逐渐减缓,同时活跃地址数量自2024年1月的接近100万降至6月末的约65万个,这是自2019年以来未见的水平。分析师Willy Woo在X平台上指出:“自现货ETF推出后,自托管用户的增长率一直在减少。”
这些数据反映出显著的行为偏移,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选择通过ETF等机构托管解决方案,而非管理私人钱包。这一趋势标志着比特币逐渐融入传统金融系统,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通过BTC基金加入加密货币行业。然而,对于某些人而言,这也代表了对个人主权和比特币最初目标的偏离。
有社区成员在X上发文表示:“ETF并未从冷存储中抢夺用户……它们为那些受限于合规壁垒的人 opening了市场。”
贝莱德、富达和灰度等公司的现货比特币ETF推出标志着比特币发展的重要转折。这些ETF为投资者提供了受监管的、机构级的加密货币投资渠道,无需管理钱包、复杂交易或私钥。同时,这些基金还提供税收优势、安全托管和传统经纪平台的便利性。
市场需求从一开始就表现强劲。在前18个月内,现货比特币ETF的净流入约为500亿美元,而贝莱德的IBIT以530亿美元的领先地位,成为市场的核心。到2025年7月18日,IBIT的管理资产增长至830亿美元,在短短200个交易日内几乎翻倍,现持有超70万枚BTC,超过富达的FBTC近10万枚。
彭博分析师Eric Balchunas指出,IBIT成为历史上最快达到800亿美元的ETF,仅用了374天,远超先锋集团VOO所创下的1814天的记录。
扩大机构参与度
比特币ETF并非进入BTC市场的唯一传统方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将比特币作为战略储备资产列入其资产负债表,从最初的Strategy和特斯拉等少数参与者扩展为更广泛的机构趋势。
到2025年第二季度末,持有BTC的上市公司数量增至125家,较上一季度激增58%。截至2025年中期,已有超过250个机构,包括上市公司、私人公司、ETF和养老基金在其资产负债表上持有BTC。这种新兴的比特币财政公司为持有者提供了不需要管理私钥或直接处理加密货币交易所的间接投资选择。
与ETF类似,它们消除了自托管或直接与交易所互动的需求,同时提供了监管监督与机构级的托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