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rget=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比特币大跌后,投资者是否还能坚守“贬值交易”?

据币界网报道,在经历大幅上涨并一度突破12.6万美元的历史新高后,比特币于上周五迎来了暴跌,原因在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突然宣布拟对中国施加新一轮巨额关税,震动市场。

 

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的表态迅速引发剧烈反应,最终导致全球加密市场出现史上最大规模的单日清算事件——超190亿美元的高杠杆加密期货仓位被强制平仓。

 

比特币价格一度跌破11万美元,随后有所回升,截至目前已反弹至约113,494美元(数据来自CoinGecko)。与此同时,传统避险资产黄金也创下新高,最新报价为每盎司4,099美元。

 

这场突如其来的抛售引发了一个重要问题:投资者长期看重的“贬值交易”逻辑是否依然成立?

 

在全球货币超发和债务激增背景下,投资者持续将黄金、比特币等“硬资产”作为对冲通胀和货币贬值的工具。本月,这种趋势仍在延续,即便遭遇技术性抛售,市场专家仍认为长期逻辑并未改变。

 

Amberdata 衍生品总监 Greg Magadini 表示:“我相信贬值交易将继续存在至少十年。”他指出,当前全球通胀压力上升,使得持有法币和长期债券的风险增加,比特币等资产或将持续受益。

 wechat_2025-09-17_115149_072.png

历史数据显示,在疫情期间美联储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时,比特币曾创下历史高点。而在当前美联储加息周期后,市场又再次预期政策转向。

 

Pepperstone研究策略师吴迪林也指出,除非美国维持高实际利率和财政紧缩政策,否则贬值交易仍将主导市场。“一旦出现利率上升、美元持续强势或ETF资金流出等重大变化,比特币的对冲属性才可能遭到质疑。”

 

她补充说:“如果这些条件未被满足,我们有理由认为比特币将继续作为货币贬值对冲工具而受益。”

 

而对于山寨币而言,虽然比特币从高点回调了约10%,其他主流代币如Solana和XRP的跌幅更为剧烈,仍较年内高点下跌超过30%,尽管近期已出现一定程度的修复。

 

灰度研究主管Zach Pandl认为,当前市场的修正更多反映的是技术性调整而非基本面改变。“我们预计,随着清算影响消化完毕,加密资产将重拾升势,多数代币仍处于走向新高的轨道上。”


target=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