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交易所计划推出比特币永久期货引发市场关注。受访专家认为,新交所这一举措是传统金融机构与加密资产融合的重要一步。不过,监管合规、流动性,以及风险管理标准,仍是决定这类机构是否进一步布局加密市场的关键因素。3月10日,新交所宣布,预期在下半年推出比特币永久期货合约(perpetual futures)。
它说:“我们将在一个可靠且受监管的平台上推出这一创新产品,这将大大扩展机构市场准入。虽然这一产品仍需经过适当的监管程序,但去中心化金融(DeFi)和传统金融(TradFi)参与者,对我们产品的初步反馈都十分积极。”这项计划仍须获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批准,HashKey OTC总裁李亮告诉《联合早报》,新交所的行动代表着传统金融机构正逐步接受数码资产,并将其纳入受监管的市场。他说:“尽管比特币市场经历剧烈波动,但像新交所这样的受监管交易所提供了透明度和安全保障,这有助于加快机构投资者的参与。” 关键在于如何在跟上行业趋势的同时,确保市场的公平性和安全性。”他也指出,尽管合规交易所的推出有助于推动机构布局加密市场,但过程仍是渐进的,需要监管清晰度、市场流动性、深度,以及严格的风险管理标准作为支撑。
·
目前,美国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已提供传统的比特币期货合约。不过,新交所据报推出的是没有到期日的永久期货。这一安排可让交易商押注有关基准资产的价格变动,无须拥有相关资产。币安(Binance)、欧易(OKX)等岸外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已广泛采用永久期货模式,但新交所希望凭借其较高的Aa2信用评级及严格监管框架,为投资者提供更值得信赖的替代方案。巩固新加坡全球合规加密中心地位新加坡近年来加速加密市场合规化。金管局去年共发出13张主要付款机构(MPI)执照给加密货币业者,比起同样意欲打造加密货币中心的香港更胜一筹。
·
李亮认为,这体现我国致力于构建一个安全、受监管的加密投资环境。Independent Reserve新加坡首席执行官佩雷拉(Lasanka Perera)认为,新交所允许比特币永久期货上市,是向行业参与者发出又一个“大胆的信号”。他受访时说,许多地区正促进加密货币创新与采取慎重措施间,取得平衡。例如,香港于2024年推出现货比特币和以太币ETF,而对该行业整体而言是好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