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rget=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香港公司纷纷加入比特币囤积潮:Metaplanet增持比特币3000多枚

香港金融界正在经历一场新的变革,原本在传统金融视线之外的币圈,正成为这一波改革的主流。稳定币和RWA(真实资产代币化)等概念方兴未艾,而数字资产国库(DAT)的热潮则从美国传到了香港。

 

所谓DAT(数字资产国库),即指那些持有和管理加密货币的公司或实体。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DAT往往指的是上市公司,它们通过公开市场购买比特币、以太坊、Solana等数字货币,并将这些资产纳入公司核心资产之一。业内普遍将这一行为称为“屯币”,并认为这些数字货币与公司的股价形成了“币股联动”,也就是数字货币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上市公司股价的波动。

 

“币股联动”成为了近期香港二级市场与币圈的热门词汇。某美股上市公司负责人表示,他所在的公司已经持有不少比特币。8月27日那一天,他就参加了8场关于“币股联动”的活动,活动内容涉及“香港数字资产上市公司联合会”的成立、君悦酒店举办的论坛以及币安创始人赵长鹏在港大的演讲等。

 

赵长鹏在现场表示,一些公司的财务部门、上市公司,甚至国企和央企等,由于政策限制无法直接投资比特币等数字货币,但通过DAT模式,它们可以间接持有比特币等加密资产。赵长鹏认为,涉及这一模式的公司规模远比币圈的规模大得多,并透露币安集团也正在积极参与类似项目。

 B136C828642DA5F5458A6F6C28FCE1C3.png

腾讯新闻《潜望》获悉,香港的一些基金已经开始筹划“币股联动”项目。由于国企的资金无法直接进入币圈,投资者只能通过购买持有比特币的上市公司股票来间接接触比特币。公开数据显示,香港数字资产上市公司联合会的一些成员公司,如博雅互动和华检医疗,已经通过公开市场购买了大量比特币和以太坊。

 

一位在“香港数字资产上市公司联合会”成立大会现场的代表表示,自己的公司也计划在未来继续囤积比特币。该协会目前有49家会员单位,其中9家是美股公司,2家是深圳创业板公司,其他则为港股上市公司。

 

华人圈的“币股联动”浪潮:赵长鹏、李林等币圈大佬涌入

早在半年多前,币股联动就在美股市场掀起了热潮。美股上市公司通过公开市场购买比特币或以太坊,成为专门“屯币”的DAT公司,这使得它们的股价随着比特币价格波动,获得了巨大的上涨空间。

 

美国亿万富翁迈克尔·塞勒(Michael Saylor)被视为这一模式的开创者和成功者。2020年,他宣布将比特币纳入其美股上市公司Strategy的资产负债表,并通过发行债券或股票筹集资金购买比特币,借此享受比特币价格上涨和股价溢价带来的双重收益。

 99DB9DFCF83A5DFD679BCC232664A418.png

塞勒的Strategy公司(前身为MicroStrategy)股价的涨幅与其比特币持仓高度相关,自2022年8月以来,Strategy的股价暴涨了约30倍,市值接近1000亿美元,超越了比特币同期11倍的涨幅。2024年,比特币减半后价格上涨,带动Strategy股价一路攀升,进一步吸引了华尔街的关注。

 

与Strategy类似,许多美股公司也开始效仿这一模式。根据币圈数据公司Architect Partners的报告,2024年第一季度已有90家美股上市公司将比特币纳入其资产负债表,第二季度这一数字进一步上升至142家。同时,2025年上半年,美国市场的61家公司宣布将筹集306亿美元资金购买比特币和其他数字货币。


target=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