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rget=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铭文热潮两年后,BTCFi能否再次引爆比特币生态牛市?


比特币庞大但低效的资本基础,BTCFi即将带来价值变革

 

尽管比特币拥有庞大的资金体量,但其资本利用率一直极低,BTCFi的崛起正试图重塑这一格局。目前,超过1400万枚BTC处于休眠状态,无法实现以太坊DeFi生态所展现的资本效率。BTCFi的出现让比特币得以转变为收益性资产,盘活流动性,实现借贷、质押、保险等覆盖比特币原生安全性的去中心化金融场景。

 

机构投资者对BTC原生收益的兴趣持续升温,而相关基础设施正在逐渐完善。从合规托管到现实世界收益协议,BTCFi生态已涵盖ETF、许可型借贷、保险机制及高标准质押协议,基本可以满足机构需求。

 45CEFCDD45715A539936F78C2C1848F1.png

技术进步及Layer-2的创新使BTCFi具备了可扩展性与可编程性。自Taproot升级以及新型Layer-2平台推出后,比特币网络如今已能支持智能合约、资产发行和复杂DeFi应用的可组合性。

 

BTCFi存在的根本:释放比特币沉淀资本

目前,比特币的市值已突破1万亿美元,但其中绝大部分资产仍处于休眠。数据显示,约99%的BTC长期未产生任何链上收益,主要集中于钱包或冷存储中。链上统计显示,1400万BTC近乎未被激活。这与以太坊形成鲜明对比,以太坊上的流动性质押协议已锁定超过1437万ETH(约合560亿美元),充分转化为生息资产,支撑了链上经济的繁荣。

 

以太坊DeFi生态展示了高效的资本利用模式,例如通过质押奖励、借贷利息和流动性激励,释放了智能合约平台的巨大价值。对比之下,比特币的链上资金大多处于睡眠状态,收益率近乎为零,难以在基础层实现多元金融创新。

BTCFi的诞生,正是为了盘活这部分巨额沉没资本。正如CoinGecko新手指南所说,比特币DeFi“将被动的BTC资产转化为生产性资产”,使持币者有机会获得BTC收益或参与DeFi应用。BTCFi的目标在于重现ETH DeFi模式的成功,将比特币变为收益来源,并为持续创新奠定基石。

 

机构型收益需求成为BTCFi崛起新动力

机构资金的收益诉求,极有可能成为BTCFi增长的最大推动力。2023年底至2024年,越来越多大型资产管理方推出并获得现货比特币ETF审批,将BTC纳入主流配置。虽然比特币早已成为机构战略储备,但其“无收益”属性始终是短板。在传统体系里,所有资本都不会闲置:债券有利息、股票有股息、现金可投至货币基金。而在BTCFi出现前,比特币从未能带来收益。

 7DF390ACC33D687C187F145E649856C2.png

BTCFi问世后,机构开始关心持币可做何用,并主动探索通过借贷、质押、质押BTC作为抵押品等方式获取收益的路径,与传统金融资产配置逻辑高度一致。

这种趋势下,越来越多机构开始参与BTCFi。虽然3%-5%的年化回报率在加密世界并不算很高,但对于管理着巨额资金的机构来说,这样的增量收益同样极具吸引力。BTCFi的进一步成熟,使得持有BTC的个人或机构能通过去中心化协议获取10%-20%甚至更高的年化收益。若比特币在保持资产升值机会的同时,也能获得持续、低风险的收益,那么其身份将从单一储备资产升级成DeFi生态的货币锚点。

 

机构和个人作为长期被动持有者,对闲置资产产生收益的诉求正在不断增长。随着收益型BTC方案的普及,收益成为资产管理的核心逻辑。正如美债支撑全球资本市场,BTC很有可能成为加密金融架构下的收益基石——为DeFi估值、借贷利率等提供基准。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BTCFi生态持续迭代,面向机构布局的新型产品和解决方案加速上线:

合规托管与流动性封装:Fidelity Digital Assets、Coinbase Custody和BitGo等龙头公司已支持在合规框架下参与BTC DeFi。新兴的流动性托管代币(如BounceBit发行的BBTC)让机构既能符合法规要求安全托管资产,又能在链上部署BTC、赚取收益,兼顾监管和DeFi高回报。


target=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