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8个已经沉寂了14年的“远古”比特币钱包集体激活,总计转移了8万枚比特币,引发市场关注与一定程度的恐慌情绪下跌。Coinbase高管Conor Grogan分析认为,这些地址很可能属于2011年一位个人矿工,其当年共获得约180个区块奖励,一度存有多达20万枚比特币,是比特币历史上第五大持币巨鲸。
市场高度关注的原因在于,这批比特币的持仓成本仅约1.76美元,当前币价约10.8万美元,浮盈高达逾六万倍。从历史经验看,如若选择清仓,必然带来巨大抛压。尤其回顾2024年德国政府一次性抛售近5万枚比特币曾导致市场剧烈震荡,最大跌幅达32%,因而8万枚的潜在释放更具威胁。
根据Glassnode 2020年的统计,绝大多数10年以上未动用的比特币极少重新进入市场,持有十年以上且无转账记录的地址被普遍视为“永久遗失”。那么,为何这些“沉睡”多年的BTC会集体异动?目前主要有三种猜测:
有传言一名因非法集资涉案的邓姓中国矿主控制着8万枚比特币,曾被判刑,近期提前获释,重新掌握资产。
这批早期矿工意外找回多年遗失的私钥设备。
背后为推高币价的大型庄家或主力鲸鱼,与上一轮牛市中的主力一致,通过激活远古币测试市场承压能力,并为未来大额出货预演。
现阶段,第三种解释更受市场认可。首先,此次大量BTC仅被静态转移至新地址并未进一步流通,此举符合大型持币方的常规安全操作。其次,相关消息披露后,BTC市场价格仅小幅下调1.09%,并未出现恐慌性逃离,说明主力并无短线砸盘意图,目前主要仍是市场管理和风险测试的特征。
与此同时,宏观政策事件也牵动了市场神经。7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大而美法案》,标志着新一轮大规模减税与财政支出政策落地。此举放弃了财政紧缩,转而加码扩张,预计将推动美国联邦赤字大幅增加,增量可能高达5万亿美元,远超其第一个任期的《减税与就业法案》。
虽然该法案预计长期会使美国债务进一步上升,但短期各类减免措施,如标准扣除额提升,免除部分收入税收等,有助于居民实际收入改善,刺激消费和风险资产行情。
此外,美联储计划调整大型银行补充杠杆率(SLR),若将eSLR由5%降至3.5%,并将低风险资产从计量中剔除,预计可为美国主要银行释放2万亿美元表内容量并推动美债长期利率下行。
这些财政、金融政策共同形成新的支持闭环,理论上能为股市、加密资产包括比特币继续提供上涨动力。短期扰动之下,预期比特币整体仍有韧性,面临潜在